《读书敏求记》是清代学者王鸣盛所著的一部著名的古籍目录学著作。该书成书于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共十六卷,是王鸣盛在广泛阅读和研究古籍的基础上,对所见古籍进行分类、整理和评述的成果。王鸣盛在书中不仅记录了书籍的版本、流传情况,还对书籍的内容、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评价,体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。
《读书敏求记》的命名,取自《论语·雍也》中的"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",体现了作者对读书和求知的热爱与追求。书中收录的古籍范围广泛,包括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各类文献。王鸣盛在书中对古籍的版本鉴别、真伪辨别、价值评估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,对后世的古籍研究和版本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《读书敏求记》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对古籍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,更在于其所体现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态度。王鸣盛在书中强调读书要"敏求",即要敏锐地发现问题,积极地寻求答案,体现了一种严谨、求实、创新的学术追求。这种精神对后世学者产生了积极的启示和影响。
总的来说,《读书敏求记》是一部集古籍目录、版本学、学术思想于一体的重要著作,对研究中国古代文献、传承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王鸣盛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,也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