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贞观政要》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,全书共十卷四十篇,详细记录了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治政问题、大臣们的争议、劝谏以及奏议等,旨在规范君臣的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。该书不仅记载了政治、经济上的重大措施,还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、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吴兢通过《贞观政要》借古讽今,借歌颂唐太宗时代的德政,告诫后世君王要择善从之,以利江山稳固。书中的体例和方法与《尚书》、《国语》相类,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四十五位大臣的问答,也有大臣的劝谏奏疏及政治、经济上的重大措施。内容广泛,对唐太宗君臣治国安邦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,将贞观年间的太平盛世展现在读者眼前,对于唐太宗的过错,吴兢也秉笔直书,列举唐太宗晚年的奢靡放纵。
《贞观政要》的内容广泛,具体涉及唐太宗君臣对于治国指导方针、统治方术、君臣、君民关系、传统思想、伦理、道德、修养、生活、财政、经济、生产、法制、军事、国防等等方面的主张、议论和辩难,生动地反映了“贞观之治”生机勃勃的景象。唐太宗头脑开明、雄才大略、深谋远虑、知人善任、求谏纳谏,一定程度上率身守法,封建帝王难能可贵的形象跃然纸上。本书所载唐太宗君臣的“嘉言懿行”,成为后世封建政治家竞相赞许的楷模。
《贞观政要》现存最早刻本是明洪武三年王氏勤有堂刻本。元代戈直集各古本,加以校释,是为戈本,流传至今。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涵芬楼影印之戈直注明成化本加以校点刊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