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刻医衡》是一部清代医学著作,由洪正立编纂,上官铉鉴定。该书大约刊行于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,作者沈时誉,字明生,是明末清初的医家。《医衡》的书名寓意深刻,将疾病比作物品,药物比作秤砣,而医生则是持秤的人,通过平衡药物与疾病的关系,实现治疗的目的。全书共四卷,八十一篇,内容涵盖了养生、运气、奇经八脉等医学理论,以及对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、气、血、痰、积、虚损等病症的详细论述,还包括了生育和养生的相关知识。洪正立在编纂过程中,广泛收集了各家的论述,删繁就简,力求实用。
《新刻医衡》的版本为刊本(序刊),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出版,现存六册,收藏于日本内阁文库。该书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,是研究清代医学不可或缺的资料。此外,它还可能被收录在《四库全书》中,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之一,由纪昀等360多位学者编撰,包含了古代几乎所有的图书。 总结来说,《新刻医衡》是清代医学的重要著作,其内容广泛,对后世医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对于医学研究者和历史学者来说,这部著作是宝贵的研究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