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正体类要》是明代医学家薛己所著的一部医学典籍,成书于1529年。全书分为上下两卷,上卷主要论述了正体主治大法,包括仆伤、跌坠金疮、汤火伤等治验,而下卷则附列了内、外治伤方药70余首。该书以论述一般性软组织损伤的证治经验为主,每一病证后均有临证医案,强调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在理伤治疗中的正确应用 。
作者薛己,字新甫,号立斋,明代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,生活于约1486至1558年。他幼年继承家学,得父薛铠之传,早年以外科闻名,后通擅各科,在学术上能旁通诸家。正德年间,被选为御医,擢太医院判,嘉靖初年,为太医院使,后因事告归。薛己在医学上重视甘温以升发脾胃之阳气,临证注重脾与肾、命之辨证,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,对后世医家之温养理虚,颇多启发 。
《正体类要》在医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书中强调体表脏腑相关,主用八纲辨证及气血辨证,重脉理,轻部位;重内治,反对单纯用手法和外治法;主张平补,反对应用寒凉药物;治气以补气为主;治血则以补气养血与活血化瘀为主。书中常用方剂有四物汤、补中益气汤、八珍汤、六味地黄丸等 。
此书对后世伤科内治法的充实与发展有较大影响,清代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诀》即以此书为蓝本。近人谢利恒在《中国医学源流论》中评价说:“骨伤一科,前此传书极少,薛氏书独有之,清修《医宗金鉴》伤科之书,即取于是,其功亦未可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