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号登录/注册
获取验证码
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
吴医汇讲

吴医汇讲

1-4卷, 共4册,237页 PDF 69.05MB

《吴医汇讲》是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之一,具有重要的医学和文化价值。

背景与创刊

《吴医汇讲》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(公元1792年),停刊于清嘉庆六年(公元1801年),前后历时10年,共刊出11卷,每卷均合订为一本,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。其创刊背景是十八世纪末苏州雕版手工业兴盛,名医云集,讲学之风盛行。许多名医以医会友,聚于一堂,各抒己见,析疑赏奇。

主要作者与编辑

《吴医汇讲》的主编是清代名医唐大烈,字立三,号笠山,一号林嶝,江苏苏州人。唐大烈曾任典狱官,并为狱中犯人诊病。他仿效康熙年间过绎之所辑《吴中医案》一书,将江浙地区40余名医家的文章约百篇汇集起来,编纂成《吴医汇讲》。

内容与特点

《吴医汇讲》共发表江浙地区41位医家94篇文稿,内容生动,丰富多彩。主要汇集了医学理论、专题讨论、验方交流、考据、笔记、书评等多方面的内容,既不分门类,也不拘体裁,更不限卷数。其中主要著作有叶桂的《温疟论洽》、薛生白的《日讲杂记》、顾雨田的《书方宜人共识论》等。

编辑思想与体例

唐大烈在编辑《吴医汇讲》时,强调所辑文章须“属医门佳话,发前人所未发,可以益人学问者”,而对于人云亦云者,旧籍已繁,兹不复赘。对于有创见的医著,不拘内、外、妇、儿各科,不分门类,不限卷数,并“不以年齿次先后,亦不以先后寓轩轾”,均可辑入。在编写体例方面,对每一作者,各于条论之前,分列姓字、下注讳号、爵里,如先世所遗旧稿,交注生年卒岁,及令嗣某付梓,略仿小传之意。

影响与价值

《吴医汇讲》反映了当时江南一带的医学实践活动,并促进了当地的医术经验的交流,活跃了学术争鸣的气氛,并保留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献,如叶天士《温证论治》是学习研究温病学说的重要参考资料。本书“集腋成裘,堪补艺林之阙”,陈修园评论其为“以独开生面,不袭老生常谈为高”。

版本与流传

现存主要版本有: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2)刊本,嘉庆元年(1796)刊本,嘉庆十九年甲戌(1814)孙庆耆复刊本,宣统二年(1910)扫叶山房石印本,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排印本,1983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丁光迪点校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