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景岳全书》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综合性著作,成书于天启四年(1624年)。张介宾,字会卿,号景岳,别号通一子,是明代杰出医学家,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,也是实际的创始者。他自幼随父游京城,十四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,尽得其传。张介宾在医学之外,亦旁通象数、星纬、堪舆、律吕等学,其医学著作有《类经》《类经图翼》《类经附翼》《景岳全书》及《质疑录》等 。
《景岳全书》全书共64卷,分为16种,内容广泛,包括对《内经》《难经》《伤寒》《金匮》等古代医学典籍的论述,以及张介宾个人对医学的理解和实践经验。书中系统阐述了各科病证的证治,提出了“阳非有余”“真阴不足”及“人体虚多实少”等理论,主张补真阴之阳,认为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,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,创立了左归、右归等法。治法以温补为宗旨,创制新方八阵详述其自创186首新方,制方通灵活变,有规可循。张介宾的立论和治法颇多发挥,为后世所推崇 。
《景岳全书》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其学术思想受李东垣、薛立斋的影响较大,崇尚温补脾肾,反对刘完素寒凉攻伐及朱丹溪“阳常有余,阴常不足”之论,提出“阳非有余,阴常不足”之说。现存最早为明崇祯十三年(1640年)年刻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及清康熙年间多种刻本,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出版 。
张介宾在《景岳全书》中阐发阴阳互根,强调命门水火,倡言“阳非有余,阴常不足”,善辨虚寒,擅用温补,并反对以苦寒为滋阴,对于纠正寒凉时弊起了很大作用,张介宾也被后世奉为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。同时也应看到,张氏为了力挽时弊,在立论时未免偏激,也遭到后世诸如姚球、陈修园、章虚谷等人的批评 。
《景岳全书》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:传忠录、脉神章、伤寒典、杂证谟、妇人规、小儿则、麻疹诠、痘疹诠、外科钤、本草证、新方八阵、古方八阵等。其中,新方八阵和古方八阵是张介宾根据方药作用分为补、和、攻、散、寒、热、固、因八类,总计一八六方和一五三三首古方的创新之作 。
张介宾的《景岳全书》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,而且在临床实践上也有重要贡献,其所创制的很多方剂至今仍习用于临床,为后世医家所推崇。这部著作是张介宾晚年的集大成之作,体现了他深厚的医学功底和独到的医学见解 。
综上所述,《景岳全书》是张介宾医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,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尤其是其温补学派的理论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