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孝经图册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,主要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。
《孝经》实际成书约于秦汉之际,其作者有说是孔子、曾子、曾子的门人所作,但至今无定论。《孝经》在唐代被尊为经书,南宋以后被列为“十三经”之一。
《孝经》全书共分十八章,内容以孔子回答曾子问的形式,陈述孝道、孝治的大义。各章节分别论说不同社会阶层应有的孝行,包括天子、诸侯、卿大夫、士、庶人等。其核心思想是“孝”是所有德行的根本,一切教化都从孝道产生。
《孝经图册》通常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出现,通过绘画和文字共同诠释孝道。例如,辽宁省博物馆藏的《孝经图卷》绢本,画心部分按照《孝经》18章分成18个部分,每部分右边写经文,左边绘图,以文图对应的形式表现孝道之重要及不同身份之人实践孝亲的法则。
《孝经图册》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地位,其艺术价值也极高。例如,李公麟绘制的《孝经图》通过高清放大处理,展示了其精细的线条和生动的人物形象。马和之的绘画风格则被誉为“小吴生”,其作品在南宋时期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。
《孝经》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,历代王朝无不标榜“以孝治天下”。唐玄宗曾亲自为《孝经》作注,宋代避圣祖赵玄朗讳,清代避康熙帝玄烨讳,皆称为唐明皇。《孝经》的思想不仅在中国流传,还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到其他地区,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