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东垣十书》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部重要丛书,由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等人编纂。这部丛书汇集了宋、金、元三代医家的十种著作,内容丰富,涉及诊法、药物、方论以及内外科等多个方面,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李杲,字明之,晚年自号东垣老人,是中国医学史上“金元四大家”之一,也是中医“脾胃学说”的创始人,其学说被称为“补土派”。
《东垣十书》的内容包括李杲所著的《脾胃论》、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、《兰室秘藏》,以及宋崔嘉彦撰、李杲校评的《崔真人脉诀》,元朱震亨的《局方发挥》,元王好古的《此事难知》,元王履的《医经溯洄集》,元齐德之的《外科精义》等。这些著作不仅反映了李杲的医学思想,也体现了当时医学界的多元发展。
《东垣十书》首次刊行于明嘉靖八年(1529年),由辽藩光泽王梅南书屋出版。此后,该书经过多次刊印,现存有多种明刻本、清刻本,以及日本刻本和石印本。这些版本的流传,使得《东垣十书》的医学知识得以广泛传播。
王肯堂,明代医学家,对《东垣十书》进行了订正。他出身官宦之家,因母病习医,后因直言抗倭被降职,遂辞归专心研究医学,著有《证治准绳》等多部医学著作。
《东垣十书》作为一部医学经典,不仅在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也为研究古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它所蕴含的医学理念和治疗方法,至今仍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