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号登录/注册
获取验证码
未注册的手机号将自动创建古籍资料库账号
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

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

20卷.宋薛尚功撰.民国24年.海城于氏景印明崇祯朱氏刻本, 共1册,260页 PDF 103.97MB

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是南宋时期薛尚功所著的一部金石学著作,大约成书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(1144年)。这部作品共二十卷,是宋代金石书中铜器铭文资料最为丰富的一部。薛尚功,字用敏,是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他在绍兴年间担任通直郎,后官至佥书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。

此书的编排条理清晰,对钟鼎器物上的款识进行了详细的摹写和考据,其中对器物铭文的考释在同期金石学著作中显得尤为精当和准确。书中不仅收录了496件商周铜器的铭文,还包括了15件石鼓、秦玺、石磬、玉琥上的铭文。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,书中也存在一些谬误,如将部分周器误认为商器,或将一些伪作器物纳入其中,但这些并不影响其在金石学上的重要地位。

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的传世版本有石刻拓本和木刻拓本两种,其中石刻拓本只有少量残叶流传至今,而木刻本则以明代崇祯六年(1633年)朱谋垔所刻薛氏手书本较为可靠。1935年,于省吾汇集了多个版本的优点,形成了一个汇本,这个版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之一。

此外,2019年浙江古籍出版社也出版了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,该书的出版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阅读和研究途径。

综上所述,《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》不仅在金石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,也为后世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薛尚功的这部作品,无疑丰富了我们对古代钟鼎彝器铭文的认识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