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经史百家杂钞》是一部由晚清名臣曾国藩编纂的古文选本,它在清末至民国时期流传广泛,影响深远。该书选录了自秦至清代的700余篇经典文章,分为论著、词赋、序跋、诏令、奏议、书牍、哀祭、传志、叙记、典志、杂记等十一类,每类以六经冠其首。曾国藩在编纂此书时,不仅注重文章的文辞,更强调其“经世济民”之用,即“文”与“道”的结合,其选文的广博和深度超过了《古文观止》。
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的编纂工作始于咸丰十年(1860年),曾国藩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政治家的眼光,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,旨在通过教育激发文人志士的经世报国之心。与姚鼐的《古文辞类纂》相比,曾国藩的选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和治国理政的思想,体现了他“经世致用”的理念。
此外,为了方便贫寒士子阅读,一些书坊还出版了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的简编本,曾国藩本人也曾手录简编本送给友人,体现了他对教育普及的重视。
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的流传和影响,不仅体现在它的学术价值上,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使命。它是一部集思想性、艺术性、致用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,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、历史以及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